新華社天津6月21日電(記者周潤健)21日,夏至。天文科普專家提醒說,夏至前后,國際空間站(簡稱ISS)迎來觀測良機,它會頻繁漫步夜空,與夜空中的星星爭搶“C位”。屆時,如果天氣晴好,我國北方地區公眾可用肉眼欣賞到這難得的天上“馬拉松”。
ISS是目前在軌運行最大的空間平臺,是一個擁有現代化科研設備,可開展大規模、多學科基礎和應用科學研究的空間實驗室。ISS的規模接近一個標準足球場,由美國、俄羅斯、加拿大、日本等16國聯合建造,歷經12年建造完成。
“夏至前后的夜間,對于北半球中緯度地區來說,太陽在地平線下不太低的位置,可照射到ISS的太陽能帆板上,形成反射,使之看起來像是一顆移動的‘亮星’。理想條件下,公眾有可能在一整晚目擊到5次以上的ISS飛過中國上空。”中國天文學會會員,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史志成說。
天文科普專家表示,ISS過境我國的情況幾乎每月都有,但受天氣狀況、空間站過境軌道、地理位置、城市光污染等因素影響,大多數時候觀測條件都很一般,而在夏至前后綜合觀測條件都比較好的時段在全年非常少見,有興趣的公眾可嘗試一睹ISS風采。
北京市天文愛好者王俊峰建議,感興趣的公眾可使用“天文通”等小程序或專業App查看自己所在地ISS過境的時間、方位角和亮度等信息。“一般ISS過境平均時間3到5分鐘,在天氣晴好的情況下,很容易看到一顆亮度很高的‘星星’快速地在夜空中劃過。一些特定地區的天文愛好者還可以看到ISS快速地從月球表面掠過,這種現象被稱為‘凌月’;在更為苛刻的條件下,通過專業的觀測設備,甚至可以看到白天ISS從太陽表面快速掠過,這種現象被稱為‘凌日’。ISS‘凌日’和‘凌月’觀測和拍攝難度較大,尤其是‘凌日’。由于太陽亮度極高,時間極短,切勿使用裸眼直接觀測,需配備專門的設備。”王俊峰說。
雖然ISS項目中國并沒有參與,但是中國空間站任務首發飛行器——天和核心艙已于今年4月29日成功發射。中國空間站以天和核心艙、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三艙為基本構型,三艙飛行器依次發射成功后,將在軌通過交會對接和轉位,形成“T”構型組合體,長期在軌運行。(完)
編輯:trs_zycf
上一篇:
“夏至三庚數頭伏”:7月11日入伏,今年“三伏”長40天
下一篇:
基礎設施公募REITs來了! 上市首日成交超18億元
新華社北京6月3日電題:高頻高精高靈敏——揭秘風云四號首顆業務星新華社記者胡喆、黃垚、張建松6月3日凌晨,風云四號B星搭乘...
天文科普專家介紹, 6月的天宇, “婚神星沖日”“日環食”“金星合月”等一大波天象來襲,感興趣的公眾不要錯過。中國天文學...
新華社北京6月11日電(記者胡喆)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, 6月11日,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海洋...
新華社北京6月16日電題:“風云”激蕩譜新篇——我國氣象事業成就綜述新華社記者黃垚隨時隨地拿出手機查看天氣,已經成為人們...
“月亮升起來已是‘帶食而出’,因此我只觀測到了生光的部分,月面上的紅色在一點點褪去,真的像極了姑娘羞紅的臉龐。當日,天...
被譽為“中國天眼”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(FAST)將于2021年4月1日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,征集來自全球科學家的觀測申請。...
水星是太陽系中神秘的行星,由于距離太陽太近,大多數時間它總是淹沒在太陽的光輝中,所以蹤跡難尋,而“水星合月”更是難得一...
26日,本年度“最大最圓月(也稱‘超級月亮’)”將與月全食(也稱“紅月亮”)浪漫“邂逅”,這也意味著,屆時如果天氣晴好,...
新華社北京5月17日電(記者董瑞豐)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17日公布,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“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(LHAASO)...
日食和月食是難得一見的天文現象。當太陽、月球和地球排成一條直線,月球位于兩者之間時就會發生日食,又稱日蝕,俗稱“天狗...